日前,杭州市政府印發關于杭州市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的實施意見。根據意見,杭州推進電力行業、工業鍋爐超低排放技術改造。所有電廠煙氣排放達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的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要求,所有工業鍋爐煙氣排放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的燃氣排放限值要求。全市域原則上禁止新建(含改、擴建,下同)不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目錄與空間布局指引的化工、印染、造紙、水泥、建材、電鍍等重污染項目;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濱江等六城區范圍內原則上不再新建、擴建產生VOCs排放的工業項目。全文如下: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杭州市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的實施意見 ?
杭政辦〔2017〕2號 ?
? ? ? ?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
? ? ? ? 為破解大氣復合性污染問題,持續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保障群眾身體健康,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定》等法律法規,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
? ? ? ? 一、總體要求 ?
? ? ?(一)指導思想。 ?
? ? ? ?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各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以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為抓手,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落實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為推進杭州“美麗中國”樣本建設,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城市國際化、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 ?
? ? ? (二)基本原則。?
? ? ? ? 1.統籌謀劃、有序推進。科學制定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工作目標,既著眼長遠、統籌謀劃,夯實基礎、加強長效管理,又立足當前、有序推進,加快突破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大氣污染問題。 ? ? ? ? ??
? ? ? ? 2.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地方政府對轄區環境空氣質量負總責,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和推動作用。同時,嚴格落實排污者的主體責任,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和治理污染。政府與企業同向發力,實現區域清潔排放。 ?
? ? ? ? 3.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堅持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調動全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清潔排放區”建設,讓群眾共享幸福和諧品質生活。 ?
? ? ? ? 4.區域協作、聯防聯控。加強區域交流合作,不斷完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協力共保區域環境空氣質量。 ?
? ? ?(三)工作目標。 ?
? ? ? ? 1.總體目標。?
? ? ? ? ?到2025年,分階段分步驟實現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建設目標,建成新“三無”城市,即城市建成區(工業園區除外)無燃煤鍋爐,無造紙、印染、化工、制革、電鍍、水泥、冶煉等重污染高耗能行業企業,無國Ⅲ排放標準以下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市區PM2.5年均濃度基本達到二級標準。 ?
? ? ? (1)能源結構清潔化。全面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10蒸噸以下鍋(窯)爐全部使用天然氣、電等符合國家規定的清潔能源。 ?
? ? ? (2)排放標準清潔化。全面執行特別排放區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10蒸噸以上(不含)鍋爐(包括所有一產、二產、三產的電站鍋爐、工業鍋爐、生活鍋爐等)按鍋爐類型全面執行燃氣輪機組或天然氣鍋爐特別排放限值標準。 ?
? ? ? (3)產業發展清潔化。大力發展信息經濟和高新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低小散污企業,加快產業集聚發展,工業園區外基本無造紙、印染、化工、制革、電鍍、水泥、冶煉等行業企業。 ?
? ? ? (4)車船尾氣清潔化。市域范圍內運行的所有公交車逐步更新替代為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在社會機動車保有量中占比達到20%以上;劃定全域河流為船舶低排放控制區,禁止以國V標準以下柴油為燃料的船舶航行和停泊;全域禁止使用國Ⅲ排放標準以下的非道路移動機械。 ?
? ? ? (5)居民生活清潔化。提倡居民使用綠色產品,倡導民眾參與綠色志愿服務,引導民眾樹立綠色增長、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
? ? ? ? ?2.階段目標。 ?
? ? ?(1)到2020年,根據杭州市產業結構和地方特色建立健全地方標準,基本完成“清潔排放區”地方標準體系框架的構建;推進印染、化工、造紙、水泥、有色金屬等大氣污染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市區PM2.5年均濃度達到42微克/立方米以下。 ?
? ? ?(2)到2022年,進一步完善“清潔排放區”地方標準體系,全面完成重點行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市區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40微克/立方米以下。 ?
? ? ?(3)到2025年,“清潔排放區”地方標準體系更加完善,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更加優化,企業和個人自覺守法意識較高。桐廬、淳安、建德、臨安等四縣(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市區PM2.5年均濃度力爭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 ?
? ? ? ? 二、對標最嚴標準,建立健全嚴格的“清潔排放區”標準體系 ?
? ? ? ? 嚴格執行現有國家和省排放標準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根據杭州產業結構和地方特色,在能源、工業、非道路移動機械、揚塵及生活服務等方面建立健全地方標準,逐步構建、完善杭州“清潔排放區”地方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的引領和倒逼作用,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大氣污染治理。 ?
? ? ? (一)實施更清潔能源使用標準。 ?
? ? ? ? 在全省率先實施“浙Ⅵ”汽油地方標準,持續提升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汽、柴油油品質量;制定低硫潔凈煤地方標準,實施低硫、低灰分配煤工程。 ?
? ? ?(二)執行更嚴格排放標準。?
? ? ? ? 推進電力行業、工業鍋爐超低排放技術改造。所有電廠煙氣排放達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的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要求,所有工業鍋爐煙氣排放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的燃氣排放限值要求。加快制定天然氣發電、熱電、20蒸噸/小時以上及生物質燃料等鍋爐清潔排放地方標準;科學制定重點行業、重點產業揮發性有機物(以下簡稱VOCs)地方排放標準;制定建設工程(含拆除工程,下同)領域揚塵控制排放標準;制定非道路移動機械地方排放標準。 ?
? ? ? (三)推行更低碳城市生活服務標準。?
? ? ? ? 建立健全低揮發性有機溶劑準入地方標準;制定干洗行業產品準入地方標準;制定完善干洗廢氣和餐飲行業油煙地方排放標準。
? ? ? ? ?三、對標最嚴準入,實施項目、總量、空間“三位一體”準入制度 ?
? ? ? ? 按照杭州市環境功能區劃相關要求,結合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落實產業準入和產業發展導向,實施項目、總量、空間“三位一體”準入制度,從源頭控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生產模式,促進全市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不斷優化。 ?
? ? ? (一)嚴格空間準入。 ?
? ? ? ? 加快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并實行嚴格保護,促進環境功能區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銜接融合,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禁止新建污染大氣環境的生產性項目,已建項目應逐步搬遷;堅決禁止環境敏感區和禁止(淘汰)類產業準入,嚴格控制限制類產業準入。 ?
? ? ? (二)嚴格總量準入。 ?
? ? ? ? 嚴格落實建設項目重點污染物總量準入標準,完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削減替代制度,建立VOCs削減替代制度;嚴控廢棄物轉移到杭州處理(現有廢棄物處理項目不得在現有基礎上擴大規模)。 ?
? ? ? ?(三)嚴格項目準入。 ?
? ? ? ? 制定實施嚴于國家、省級要求的產業準入標準和產業發展導向目錄,明確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和差別化環境準入條件;全面完成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準入制度,促進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嚴格執行新增煤炭消費項目實施減量替代制度,全市域建成“禁燃區”;全市域原則上禁止新建(含改、擴建,下同)不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目錄與空間布局指引的化工、印染、造紙、水泥、建材、電鍍等重污染項目;禁止新建過剩產能項目;嚴格控制在城市主導上風向區域新建產生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污染源項目,原有污染源全部實施“騰籠換鳥”;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濱江等六城區范圍內原則上不再新建、擴建產生VOCs排放的工業項目。
? ? ? ? 四、對標最優結構,深入實施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
? ? ? ? 以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為抓手,以印染、化工、造紙、水泥、電鍍等重污染、高能耗行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為突破口,推進傳統產業向園區集聚集約發展,逐步推進實施全市域重污染、高能耗行業“騰籠換鳥”,部分區域實現重污染、高能耗行業逐步退出,進一步優化區域產業布局。 ?
? ? ? (一)強化過剩產能清理和落后產能淘汰。 ?
? ? ? ? 強化產能過剩行業和項目清理,定期開展全面清查,分類處理各類違規在建項目;強化落后產能和“散、亂、污”企業淘汰,2020年前先行淘汰小冶煉、塑料造粒(含廢品回收)、小化工等行業企業。 ?
? ? ? (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 ? ? ? 鼓勵蕭山印染、化纖、制鞋、衛浴,富陽造紙、化妝品、彩鋼,臨安裝飾紙、印制電路板,桐廬制筆等特色行業的兼并重組,整合打造一批特色行業的龍頭企業,逐步關停不符合安全生產、環保規定的企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
? ? ? (三)推動產業布局優化。 ?
? ? ? ? 分年度制定計劃,推進全市大氣重污染企業關停轉遷。2020年前,對未進入大型工業聚集區的化工、造紙、冶煉、鑄造、電鍍等重污染行業企業實施“騰籠換鳥”;2025年前,分步實施并完成造紙、印染、化工、建材、電鍍、冶煉等重點高耗能重污染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和整合入區(產業集聚區)工作,城市建成區內不再保留高耗能重污染行業企業,鄉鎮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外不再保留高耗能重污染行業企業(關停、整治提升、整合入園計劃另行公布)。 ?
? ? ? ? 五、對標最嚴整治,實現生產過程和末端治理全過程提升 ?
? ? ? ? 以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為導向,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和VOCs等四項主要污染物協同減排為手段,以生產工藝提升及末端治理為抓手,深入實施清潔生產,落實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治理。 ?
? ? ? (一)全面治理燃煤煙氣。 ?
? ? ? ? 推進天然氣管網建設,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應用,提高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全面實施“區域能評+負面清單”的能評審查制度,新建耗能項目用能設備須達到國家一級能效標準;開展熱力規劃調整,擴大熱力供應范圍,實施熱電鍋爐“并小上大”,淘汰全市65蒸噸/小時以下(含)熱電鍋爐;全面完成燃煤熱電鍋爐、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工業鍋爐“超低排放”治理,逐步推廣實施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能源替代。 ?
? ? ? (二)深入治理工業廢氣。 ?
? ? ? ? 根據新項目準入規范要求,制定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工藝提升技術指引》,通過原輔材料替代、裝備提升、生產工藝改進、廢氣收集處理等措施,有效減少無組織排放,提升廢氣治理水平。至2025年前,全市所有保留的龍頭企業全部完成清潔生產工藝提升;全面實施印染、化工、印刷、制鞋、噴涂、汽修、干洗等重點行業、重點產業VOCs深度治理,推進VOCs排放源清單數據庫持續更新,開展重點行業VOCs源譜分析,完善VOCs綜合治理和評估體系;實施低揮發性有機溶劑產品市場準入,逐步推廣使用低揮發性有機溶劑;實施生產過程密閉化、連續化、自動化技術改造,強化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制度。 ?
? ? ? ?(三)加快治理車船尾氣。?
? ? ? ? 繼續實施小客車總量調控措施,合理控制燃油機動車保有量;推進公共交通路網建設,優化地鐵和公交之間的運力配置,合理優化并加快推進“P+R”停車場的布點與建設,引導綠色出行;采取鼓勵性和限制性政策,加快老舊車淘汰,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廣力度,加快公共電樁網絡體系布點、建設,將全市公交車、出租車、城市貨運車輛等逐步替代為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實施清潔排放運輸,實現綠色物流;嚴格機動車排放監管,經排氣污染檢測不符合排放限值標準且無法修復的機動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強制報廢;推廣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低排放區”經驗,適時擴大實施范圍,各地應根據需要適時劃定“低排放區”;建立非道路移動機械源清單動態更新制度,推進治理淘汰,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推進老舊船舶更新淘汰,加快實施船舶油品升級和低壓岸電建設,逐步實現全市港口碼頭低壓岸電工程全覆蓋。 ?
? ? ? ?(四)強化治理揚塵灰氣。?
? ? ? ? 加快實施建筑工業化,逐步引導房地產、社會投資及農村住房連片整治等項目實施裝配式建筑;制定在杭建設工程文明施工揚塵防控規范標準,持續深化建設工程揚塵防控,逐步推廣建設工程強制使用自動沖洗、霧炮、揚塵在線監控等揚塵防控新技術,逐步將全市建設工地建成文明施工揚塵防控標化工地;結合城市建設和改造計劃,利用現有場地,合理設置建筑渣土、泥漿轉運點,盡量使用船舶運輸,減少機動車運輸路程;逐步實現全市域渣土運輸車輛密閉化運輸;積極推進建筑渣土、泥漿處理等資源化利用項目;加強道路保潔和清掃,逐步實現全市域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逐步推進全市域公路(含高速公路)保潔提標;強化城市道路耐久性路面建設;制定、實施煤堆、料堆、砂石場及散裝貨運堆場等揚塵防控規范標準。 ?
? ? ? ?(五)推進治理城鄉排氣。 ?
? ? ? ? 制定并組織實施《新建住宅小區設置開辦餐飲條件功能用房指引》;持續加強無證無照餐飲企業整治,逐步推進全市域餐飲企業(含單位食堂)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健全餐飲油煙凈化設施定期清洗和長效監管制度;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嚴格落實網格化監管機制,全市域禁燒秸稈和垃圾;加大綠化造林力度;逐步擴大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范圍。
? ? ? ? 六、對標最嚴監管,打造執法監管最嚴格城市 ?
? ? ? ? 嚴格貫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排放要求,創新區域聯動、部門聯合等執法方式,打造執法監管最嚴格城市。 ?
? ? ? (一)創新執法方式。 ?
? ? ? ? 不斷強化區域聯動執法、部門聯合執法、綜合執法、區縣(市)交叉執法等工作機制,始終保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高壓態勢;強化公安環境犯罪偵查協作工作機制,對符合“兩高”司法解釋的違法行為,一律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
? ? ? ?(二)加大執法力度。?
? ? ? ? 嚴格執法監管,對“禁燃區”內使用高污染燃料鍋爐,質檢部門不再實施定期監督檢驗,通過實施按日計罰、責令停產限產、停產整治等手段不斷強化對大氣違法行為的查處;對拒不執行停產、停業、關閉或者停產整治等決定繼續違法生產的企業,根據《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六十六條規定,由供水、供電部門依法依規實施停水、停電;加強環境監測工作計量器具管理,對屬于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應當主動申請檢定,非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要依法溯源,確保量值準確可信;全面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改革;深入實施排污費改稅工作,嚴格實施環境稅制度,加大環境稅征收力度。 ?
? ? ? ?(三)強化應急措施。 ?
? ? ? ? 修訂、完善大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強化落實應急保障措施,積極引導廣大群眾采取有效衛生防護措施;針對冬春季PM2.5污染、夏季臭氧超標及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制定實施重點行業錯峰生產等強化措施;各區、縣(市)要將重污染天氣應對及各項應急強化措施納入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
? ? ? ? 七、對標最強支撐,強化體制建設和科技創新 ?
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強化人才培養和儲備,深化科研技術創新,為科學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奠定最強支撐。 ?
? ? ? ?(一)強化體制機制支撐。?
? ? ? ? 繼續強化杭州市大氣污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市大氣辦)統籌協調工作機制;由各級大氣辦牽頭,各級發改、經信、建設、城管、公安、環保、交通運輸、農業、質監、城投等大氣污染防治重要部門共同參與,完善大氣辦實體化運作制度,將市大氣辦列入市委市政府重點項目干部掛職平臺。實行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及市級相關職能部門一把手負責制和法定責任制,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健全完善各部門分工合作、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協同治理工作格局。 ?
? ? ? (二)強化區域聯防聯控。 ?
? ? ? ? 鞏固重大活動大氣保障成果和經驗,完善重大活動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共保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繼續加強與長三角區域、環杭州灣區域、杭州都市經濟圈及周邊重點城市的密切聯系,在區域大氣重點問題治理、預警預報、重污染天氣應急等方面建立完善聯動工作模式;繼續加強與國內一流科研院校的技術合作,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團隊,不斷提升我市環保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 ?
? ? ? (三)強化科技創新。 ?
? ? ? ? 科學編制并實施《杭州市環境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積極引導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社會團體開展重點污染源生產工藝及污染治理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示范;每兩年實施一次污染源解析及大氣污染源清單更新;強化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能力建設,加快建立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和運維技術規范,構建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大數據平臺,逐步構建重污染天氣應急與大氣污染治理綜合決策大數據技術應用系統;推進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應用型重點項目、重點課題研究,重點在PM2.5和臭氧污染形成機理,以及重構城市通風廊道、提高城市風速研究上有所突破和創新。?
? ? ? ? 八、對標最強保障,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資機制 ?
? ? ? ? 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財政支持力度,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不斷完善激勵與約束并舉的大氣污染減排工作機制,積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構建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保障。 ?
? ? ? (一)強化財政資金保障。 ?
? ? ? ? 各級政府要安排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專項資金;加大對結構調整、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機動車清潔能源替代、船舶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治理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的財政支持力度;采取差別化方式,對治理力度大、治理進程快的區域,在專項資金扶持上予以適度傾斜;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績效評價和項目后續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
? ? ? (二)構建多元融資渠道。?
? ? ? ? 深入實施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有償使用和排污權交易制度,探索、實施排污權抵押融資模式,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實施綠色信貸和綠色證券政策,將企業環境信息納入征信系統,嚴格限制環境違法企業貸款和上市融資;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承包、租賃、拍賣等不同形式參與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
? ? ? ? 九、對標最嚴考核,完善考核體系并實施嚴格責任追究 ?
? ? ? ? 建立完善以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為導向的考核體系,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及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情況納入領導干部綜合考核和績效評價,嚴格責任追究,助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程。 ? ? ? ? ? ? ? ? (一)完善考核體系。 ?
? ? ? ? 堅持以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為導向,制定“清潔排放區”大氣污染防治考核相關辦法,將“清潔排放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納入對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和相關市直單位綜合考評內容,分年度制定杭州市打造“清潔排放區”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和具體考核細則,明確考核范圍、指標、內容,構建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考核結果向社會公開,并作為組織部門對區、縣(市)政府和部門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以及相關國有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鼓勵各地各部門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勇于突破、善于創新,對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表揚;對改革創新未達到預期效果或造成負面影響和損失的(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除外),按照《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黨員干部改革創新容錯免責機制的實施辦法〉的通知》(市委辦發〔2015〕88號)要求,免予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
? ? ? (二)強化責任追究。?
? ? ? ? 建立完善地方大氣污染防治督查制度,積極爭取各級人大、政協及監察部門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監察力度;深化約談工作機制,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地區和部門,對該地區涉大氣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實施環評、能評限批,并約談該地區或部門有關負責人,督促落實整改;對履職缺位、工作不力、弄虛作假的,移送紀檢監察機關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
? ? ? ? 十、對標最廣泛參與,建立全社會共同參與和監督工作機制 ?
? ? ? ? 積極引導綠色組織、社會團體、市民群眾參與和監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共同改善空氣質量,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
? ? ? (一)加強宣傳引導。 ?
? ? ? ? 加強對環保社會組織、志愿者服務隊伍的扶持,強化民間環保隊伍建設,積極引導環保社會組織、志愿者服務力量參與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新聞媒體要主動開展以大氣污染防治和全民綠色生活為主題的公益宣傳,加大對違法行為的監督和曝光力度;完善中小學校環境教育課程設置,開設大氣污染防治相關課程。 ?
? ? ? (二)鼓勵全民參與。 ?
? ? ? ? 各街道、社區要有效利用物業服務、小區業委會、樓道長等力量,完善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媒體、社會團體、志愿者力量,積極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知識,倡導文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引導廣大群眾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本意見自2017年9月10日起施行,由市環保局負責牽頭組織實施。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8月10日